【余光中教授追思紀念特輯 1928-2017

【2017余光中詩文多媒體創作競賽】

余學研究---論文
Dublin Core 欄位和內容
欄位名稱資料內容
Identifier(館藏號)nsysu_yu_lit_theys_000127
Title(題名)1949大陸遷臺作家的懷鄉書寫
Subject(主題和關鍵詞)類別:余學研究-已出版-論文 關鍵字:懷鄉書寫、離散、鄉愁、臺灣、國民黨、 Nostalgic Writings、 Diaspora、 Homesickness、 Taiwan、 KMT
Description(描述)1949年中國大陸解放,國民黨政府遷臺,來自中國各地的人民隨著國民政府遷至臺灣,他們離開家鄉並非出於個人生涯計畫,而是政治因素導致時局大規模變異,不同省籍的人居住在臺灣,彼此不同的生活習俗和價值觀念互相撞擊,突然來到地理環境和語言文化與家鄉迥異的臺灣,許多作家的作品主題仍以故鄉為主,本文將探討此一特殊時代背景之下,遷臺作家作品中的懷鄉情結。過去對於國民黨遷臺後的懷鄉文學寫作,缺乏完整的且有系統的論述,即使偶見相關論述,均嫌零散片面,在海峽兩岸來往日益頻繁,前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相繼訪問大陸,因政治而產生的隔絕逐漸消減,回顧臺灣在過去五十年間累積的懷鄉文學寫作,有其歷史性的意義,同時還可彌補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在臺灣文學領域中的不足之處。當我們研究遷臺作家的懷鄉書寫時,這一些在1949年由中國大陸遷移至臺灣的創作者,其背景有相似之處,例如都是在年輕時離鄉、經歷過戰亂;也有相異之處,例如來自中國東西南北不同的地方,故鄉的地理環境不同,成長經驗自然也有所不同。這些「相同」和「相異」,都累積成為遷臺作家展現在懷鄉文學寫作中的特色,而他們共同的創作動機是面對回不去的家鄉,有著深切的思念,這一份思念眷戀讓家鄉種種纏繞心頭,產生「不吐不快」的寫作衝動與熱情,使得懷鄉文學在1950至70年代的臺灣文壇綻放出引入入勝的光彩,也為原本貧乏的臺灣現代文學注入茂盛的生命力,展現更豐富多樣的面貌,其成就應該受到肯定。本篇論文在討論臺灣的懷鄉文學時,依文學形式分別就小說、散文和現代詩進行論述,小說的部分依寫作主題區分出故鄉風土人情、離亂歲月中的愛情和戰爭等三個不同的主題;散文的部分區分成抒發鄉愁、描寫故鄉景物和故鄉飲食等不同主題;現代詩的部份則分為蘊含傳統意象寫作、思念親人和因地域影響引發懷鄉之情等類別。在前述不同的主題中,整理出數個母題,系統的研究,全面的敘述,並討論懷鄉寫作對遷臺第二代作家的影響,及其在該領域中創作的成績和未來的展望。懷鄉文學的寫作,在遷臺初期的二十年最為蓬勃,因為遷臺作家的思鄉情切,且正值創作力最旺盛的年歲,他們的人生經歷了重大的轉變,這轉變不僅包括了外在環境的變異,也包括了從少年跨入成人社會時心理的糾結,本篇論文所討論從事懷鄉寫作的張漱菡、郭良蕙、楊念慈、朱西寧、司馬中原、郭嗣汾、王藍、潘人木、王鼎鈞、朱炎、琦君、洛夫、辛鬱、席慕蓉、梅新、梁實秋、唐魯孫等人,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在共同的懷鄉主題書寫中呈現出不同的議題,這些懷鄉文學深深吸引著戰後成長的讀者,也為曾經存在的離亂歲月留下深刻且真實的紀錄。軍中作家在臺灣是另一個特殊現象,臺灣60年代展露頭角的作家中,有部分是隨著國民黨的軍隊來到臺灣的,包括朱西寧、司馬中原、洛夫、商禽、梅新、楚戈、羊令野、向明、管管和辛鬱等多人。和家人一起遷移至臺灣者,家庭逞可以提供一些穩定的力量,但是對於遣些甫從大陸遷臺,在臺灣沒有家、沒有親人的軍人,要依靠什麼來堅定信念呢?在臺灣國民黨的領導者和幕僚群,為這個問題尋找答案,後來終於找到了,答案就是文藝。因此,在1950至1964年遣一段時間,臺灣的軍中除了舉辦各種話劇、歌舞、繪畫等文藝活動,還設立了軍中文藝獎,並且發行軍中刊物。由於時局變異造成的遷移,所帶來的懷鄉情結,長久以來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項重要的主題,也是一項強而有力的創作動機,中國人一向對於生長的土地有濃厚的情感,除非是有重大因素,不願意輕易離開家鄉,然而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卻有多次因為戰爭造成不已的遷徙,這使得「懷鄉文學」成為中國文學中一項重要的類別。1949年由大陸來臺之作家,因其家鄉與臺灣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不盡相同,加上戰亂中流離的經驗,都反映在作品之中,不但形成其作品的重要特色,臺灣文壇也因為有了更多來自不同地域的寫作者,發展更為豐富和蓬勃,他們創作的作品成為臺灣文壇的成績,對於後來投身文學的寫作者更有相當程度之影響,文學世界需要各種不同題材來充實,不同背景之作家能提供不同的觀點,並在此觀點之下創造出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然而,作家的遷移,不僅是生活環境的轉變,也是文學生命的移植,尤其是像1949年因為政治環境的變遷,造成大規模的遷移,來自中國大陸的作家們因為時局不得不和其母株割離,離開原本滋養他們,甚至提供他們寫作素材的故鄉,來到風土人情和故鄉不盡相同的臺灣,本篇論文將選擇最能反映作家情感的懷鄉作品進行研究。在遣些懷鄉作品中,作家們選擇了不同的切入點,意圖闡述對過往的眷戀、分離的傷懷、團圓的期盼,這些不同的主題豐富了懷鄉寫作的意涵。臺灣曾經被荷蘭人佔據、曾經割讓給日本都是既存的歷史事實,這也使得臺灣文學文學出現了分裂的面貌,1947年228事件的陰影,迄今揮之不去,統獨之爭除了現實政治的理由之外,臺灣人本身因為過去殖民歷史而產生的「雙重性的民族結構」也是今日族群分裂容易被挑起的原因之一。這樣的概念到了80年代遺滲透到其他領域,於是臺灣/中國不只是政治上獨/統的概念而已,它更成為許多論述的基本座標,從文化、藝術、學術到更廣泛的社會心理學,甚至成為部分臺灣人判斷事物時的依據。現存的文化問題往往與歷史有著必然的關係,回頭審視歷史可以幫助後人了解,然而歷史會隨著時間,產生距離感,應該讓遣距離感逐漸減低主觀視野,提高客觀視野。懷鄉文學在臺灣正逐漸凋零,但是他們對年輕一代作家的影響,卻依然有可能持續加深,隨著時間篩選掉意識過於窄化的作品之後,給予留存下來的佳作應有的評價,是當代文學評論者應該正視的工作。魯迅、巴金、丁玲、老舍等多位作家的作品,過去長達數十年在臺灣都被列為禁書,而隨國民黨來到臺灣的作家,在大陸想必曾經也受到相同的對待。如今,1949年遷臺的外省籍作家大多數同時被兩岸所刻意忽略,臺灣文評家因為強調本土,不認同來自中國大陸而作品又以描寫中國為主要題材的外省籍作家;而大陸的文評家則因為這批在臺的外省籍作家作品中透露出對於共產主義的不認同,而一股腦將之歸類為國民黨政策下的產物,使得這些作品有逐漸被淹沒的趨勢。在文學的發展上來看,批評,甚至是謾罵,其傷害程度都比不上刻意忽視,中國一直主張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當我們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這一個複雜時代所留下來的作品時,是不是也可以用更包容的角度,而不純粹以政治為首要考量,希望能在文學領域中,為後人留下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Type(資料類型)余學研究-博士論文-楊明
Source(來源)四川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大陸
Relation(關聯)資料來源: 《四川大學圖書館》
Creator(著作者)國立中山大學
Publisher(出版者)國立中山大學
Contributor(貢獻者)國立中山大學
Rights(管理權)國立中山大學
Format(資料格式)頁數:
Language(語言)中文
CreationDate(創作日期)2014-07-31
EditionDate(編修日期)2015-10-01

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版權聲明     瀏覽人數 :  
copyright©Offic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NSYSU       建議使用Firefox、Microsoft IE6.0以上版本,解析度1024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