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教授追思紀念特輯 1928-2017

【2017余光中詩文多媒體創作競賽】

余學研究---論文
Dublin Core 欄位和內容
欄位名稱資料內容
Identifier(館藏號)nsysu_yu_lit_theys_000122
Title(題名)論翻譯中的說服因素:理論溯源與實例分析
Subject(主題和關鍵詞)類別:余學研究-已出版-論文 關鍵字:翻譯、說服、影響因素、策略、效果、Translation、 persuasion、 impact factors、 strategies、 effects
Description(描述)本文從翻譯學和修辭學的角度出發,探討“翻譯中的說服因素”這一命題,試圖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翻譯中的問題,并為今后的理論研究和翻譯實踐提供參考。文章在整體上包括理論溯源和實例解析兩大部分,比較全面和系統地闡述了“翻譯中的說服因素”這一觀點,包括其豐富的內涵及對翻譯理論和實踐的啟示與指導意義。理論部分涉及到語言學、修辭學、美學、詩學、闡釋學、哲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嘗試透析其中與翻譯和說服相關的論點,而實例部分則包括對文學、廣告、旅游和法律等領域的翻譯文本的分析,在已構建的理論框架下,討論不同類型文本的特征,具體影響翻譯說服性的因素,以及相應的策略選擇,從而增強文本的適應性和說服力,為更多目標讀者所接受。理論部分選擇性地回顧了一些經典的中西方理論和文獻,用以支持和佐證“翻譯中的說服因素”這一論點。在西學方面,最先提及的是亞里士多德的古典修辭理論,借以將翻譯這一人類活動歸結為一種說服的行為,即譯者通過翻譯文本來說服讀者,并分析ethos, pathos, logos三個方面對翻譯說服性的影響。接著涉及到泰特勒,德萊頓和多萊提出的幾條翻譯指導原則,也是譯者在翻譯中必須遵循的規范,從而避免過度的說服手段逾越翻譯的本質。斯坦納的闡釋運作理論從心理和主觀的角度揭示了譯者在翻譯中內心所經歷的階段,其實也是構建說服的過程,其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個人和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制約。而奈達關于形式對等和功能對等的區分,讓我們認識到翻譯策略的選擇對文本說服效果的影響,即:符合目標語表達習慣,自然流暢的譯文必然能夠增強說服力。紐馬克對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劃分,進一步說明了翻譯作為一種說服,從根本上就是要尋求對原文本最優的闡釋方式,而擯除其他說服力較弱的詮釋方式。言語行為理論則從語言學角度指導我們剖析翻譯作為一種言語行為,其實包含locution, illocution和perlocution三個內在的維度,并在不同層次上構建了潛在的說服框架。最后是“翻譯目的論”,它較之前的理論具有明顯的優勢,似乎也更契合說服性的主題,但卻存在一些本質的缺陷,而“翻譯具有說服性”的觀點則可以給予彌補。在中國理論方面,首先提及到美學領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境界說”和“合于自然”的觀點,以及鐘嶸《詩品》中“真美”和“自然英旨”的概念,都是翻譯達到說服宗旨應當努力追求的境界,也就是,自然流暢、賞心悅目、令人信服的譯本。然后是嚴復的“信達雅”標準,在很大程度上與泰特勒的翻譯原則相類似,指出了翻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譯者作為說服者必須遵守的規范,或者說對說服行為的約束法則。再有傅雷的“神似”論,錢鐘書的“化境”論,以及思果先生關于翻譯“如同鹽融于水”論述,在本質上與奈達的功能對等觀點相暗合,明確了翻譯需要為讀者考慮,追求更高層次的對等,才能取得理想的說服效果。另外,也有很多中國學者意識到,翻譯中不可避免地會包含對原文的增刪更改,并卷入譯者的主觀因素,比如道安提到的“五失本,三不易”,錢鐘書的“訛”,以及傅雷、錢歌川和余光中的一些觀點,與奈達和紐馬克所見略同,都是說的這個道理。而林紓、郭沫若和傅雷也提到了譯者作為優秀的說服者必須具備的個人素養,以及主觀因素對說服力的影響,在某些方面呼應于闡釋運作理論和紐馬克的論點。最后,中國人向來注重和諧和中庸之道,因而在翻譯中也強調文質的統一,內涵與風格兼顧,慧遠和劉勰對此均有所闡述。而玄奘、林語堂和巴金和等人也主張翻譯策略的折衷,也就是在翻譯中力求不同手段的配合和協調使用,以取得和諧圓滿的說服效果,正如西方的紐馬克強調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策略的恰當選用,因情而定,也可視作是與中國學者觀點的呼應。至此,文章從理論角度為“翻譯中的說服因素”這個概念構建了一個框架,通過綜合中西方不同學者和學派的觀點,論證和充實了翻譯具有說服性的觀點。下面的部分,是通過對具體翻譯文本的分析,為進一步豐富和闡釋這一抽象的論點,提供更貼合實踐、更具實用價值的見解。首先是文學翻譯,以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為例,討論了楊憲益譯本的得失優劣,發現文學翻譯會受到語言、文化、歷史、地理、傳統等因素的影響,風格和語氣對說服力的作用也很重要,而文學翻譯的語言應力求明了,表現力和藝術性。廣告翻譯屬于普遍用語的范疇,為實現有效的說服,措辭應當簡明直白,兼具創新性和感染力,以被廣泛地傳播和銘記,同時亦需考慮到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語言、文化、傳統、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異,才能達到成功的交流互動。旅游翻譯的最終目標是傳達信息,吸引游客,因而注重實用性,譯者要依據英漢語旅游文本的特征,采用平實、新穎,且符合目標語表達和審美習慣的語言來交流,以吸引讀者。法律翻譯是一個特殊的領域,包含大量的術語和固化的表達方式,且文體特征存在國別差異,法律用語應力求準確、合乎邏輯、強而有力,才能為受眾所接受,順利地實現約束和規范的目的。綜上,可以歸納出翻譯要成功說服讀者必須努力達到的幾條重要標準,包括:邏輯性、恰當性、藝術性和平衡性。邏輯性要求文本內容連貫通暢,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有效地傳達信息,才能取信于讀者,實現交流的目的;恰當性要求譯文審時度勢,針對不同的文本,采用恰當的策略,遵循目標語語言文化習慣和傳統,以迎合當下讀者的需求,為廣大受眾所接受;藝術性強調文字表達的技巧和特色,為讀者提供愉悅舒暢的閱讀體驗,留下鮮明的印象,取得良好的交際效果,形成較強的影響力;平衡性指出了譯本所要追求的終極境界,就是自然和諧,因而譯者需將創造性的發揮約束在一定范圍內,策略的選擇也要恰當適宜,協調一致,才能在整體上形成最佳的表現力和號召力,達到說服的目的。而譯者要成為出色的說服者也必須具備一些素質,包括誠摯可信的表現;易感的心靈和敏銳的洞察力;全面的知識及對源語和目的語語言文化傳統的了解;文字功底,閱歷和職業技能;綜合協調源語和目的語雙邊的能力等。翻譯和說服看似兩個概念,其實存在共生和融合的必然性。因為翻譯作為一種人類活動和交際方式,最終還是以相互溝通和影響為目的,無論何種翻譯,都希望被受眾所接受,達到預期的交流效果,也就是:實現成功的說服。
Type(資料類型)余學研究-博士論文-張曉雪
Source(來源)復旦大學英語語言文學-2010-大陸
Relation(關聯)資料來源: 《復旦大學圖書館》
Creator(著作者)國立中山大學
Publisher(出版者)國立中山大學
Contributor(貢獻者)國立中山大學
Rights(管理權)國立中山大學
Format(資料格式)頁數:
Language(語言)中文
CreationDate(創作日期)2014-07-31
EditionDate(編修日期)2015-09-30

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版權聲明     瀏覽人數 :  
copyright©Offic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NSYSU       建議使用Firefox、Microsoft IE6.0以上版本,解析度1024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