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教授追思紀念特輯 1928-2017

【2017余光中詩文多媒體創作競賽】

余學研究---論文
Dublin Core 欄位和內容
欄位名稱資料內容
Identifier(館藏號)nsysu_yu_lit_theys_000091
Title(題名)接受美學視角下中國古詩意象英譯的審美對等
Subject(主題和關鍵詞)類別:余學研究-已出版-論文 關鍵字:中國古詩、意象、接受美學、審美對等、翻譯策略、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m、image、Reception Aesthetics、aesthetic equivalence、translation strategy
Description(描述)“意象是構成詩歌的基本因素”(余光中,1975),也是詩歌的靈魂和生命。詩歌意象由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兩個方面融匯組合而成,是以表示客觀物象和事象為物質外殼,以情感、思想為內在意蘊的。意象因其獨特的感官效果和審美體驗,在表達詩人情感方面具有獨特的魅力,是詩人構筑意境、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中國古詩蘊含著大量生動而鮮明的意象,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和欣賞價值,是中外譯者樂于耕耘的園地;同時,中國古詩意象具有模糊性、隱喻性和民族性的特點,譯者在翻譯時不僅要準確再現原詩意象的含義、保持其本色特點,又要使外國讀者能夠欣賞到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實屬不易。因而,在中國古詩意象的翻譯中,將源語文本的審美品質最大限度地再現于譯入語文本中,使譯入語讀者得到幾乎和原語讀者一樣的審美體驗,實現譯文與原文美學效果的對等再現是譯者努力追求的審美對等目標。在詩歌翻譯的過程中,意象能否完整、生動地得到再現,達到審美對等,是衡量譯詩優劣的一個重要標準。20世紀60年代,接受美學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伊瑟爾(Wolfgang Iser)和姚斯(Hans-Robert Jauss)提出了意義空白理論和期待視野理論,為文學作品的翻譯實踐及翻譯批評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此外,接受美學中所提到的“空白”結構和中國古詩意象的模糊性又頗有相通之處。為了使中國古詩中的意象“留白”在原語讀者和譯入語讀者心中,并產生基本相同的審美效果,譯者在面對原詩中的諸多模糊意象時就要忠實、適當地保留其意義空白,給譯入語讀者留下和原語讀者基本相同的閱讀、意義和思維空間,以傳遞原詩的本色,促使譯入語讀者挖掘意義空白、自覺主動地參與尋找作品意義。期待視野對于意象的理解和鑒賞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讀者的閱讀記憶和知識結構的差異性導致了期待視野的差異,從而使不同的讀者即使面對同一部文學作品也會出現不同的期待態度,且這種差異在譯入語讀者面對中國古詩中大量的模糊意象時變得更加明顯。因此,在翻譯過程中,通過保留原文意象傳遞原詩本色的同時,也應靈活采用多種不同翻譯策略,搭建連接譯文與譯入語讀者先前知識結構的橋梁,從而激發讀者的閱讀活動,并盡可能確保讀者在閱讀中所能獲取的審美效果。本文以接受美學為理論背景,以意義空白和期待視野理論有助于在譯文中實現中國古詩意象的審美接受為切入點,探討接受美學理論能夠達成意象譯文的審美再現;并通過中國古詩中典型譯文的對比分析,總結符合審美對等、實現審美再現的譯文的翻譯手法和策略:一方面,譯者要通過保留原文意象、替換對等意象等手段來保存原詩的意象特征,將原詩的“意義空白”帶給譯語讀者以激起讀者對中國古詩詞意象的審美共鳴;另一方面,譯者又要滿足譯文讀者原有的部分期待視野,通過省略意象、保留內涵和加注、改寫、犧牲意象等方法對譯文做出適當的調整,以打下讀者接受的基礎。
Type(資料類型)余學研究-碩士論文-陳曦
Source(來源)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11-大陸
Relation(關聯)資料來源: 《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
Creator(著作者)國立中山大學
Publisher(出版者)國立中山大學
Contributor(貢獻者)國立中山大學
Rights(管理權)國立中山大學
Format(資料格式)頁數:
Language(語言)中文
CreationDate(創作日期)2014-07-31
EditionDate(編修日期)2015-05-25

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版權聲明     瀏覽人數 :  
copyright©Offic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NSYSU       建議使用Firefox、Microsoft IE6.0以上版本,解析度1024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