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教授追思紀念特輯 1928-2017

【2017余光中詩文多媒體創作競賽】

余學研究---論文
Dublin Core 欄位和內容
欄位名稱資料內容
Identifier(館藏號)nsysu_yu_lit_theys_000072
Title(題名)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
Subject(主題和關鍵詞)類別:余學研究-已出版-論文 關鍵字:原鄉、臺灣散文、懷鄉、鄉土、本土、琦君、余光中、王鼎鈞、吳晟、阿盛、陳冠學、陳列、劉克襄、夏曼.藍波安
Description(描述)散文為臺灣現代文學的表現大宗,無論是創作量或受閱率都堪稱為主要文類的代表,但我們卻發現相較於如此耀眼的創作成績,散文在臺灣現代文學的研究領域中所受到的注目,其光環就顯得黯淡失色許多;而這種未能相應相稱的研究現象,長久以來就一直存在著,雖曾有人立於散文本身文類特質的考量,指其不似於小說詩歌在創作風格與寫作技巧上有劇烈變動之可能,而將此視為自然發展下的必然結果。 但這樣的迷思,相信將會隨著愈來愈多人投注心力在散文相關議題的研究上而被打破,可以預見的是散文研究尚有許多未開發的可觀之處,是值得我們深廣地續探其奧妙的創作天地。 當今有關臺灣現代散文的研究成果,多偏向於作家個論為重,其中散文作家琦君(1917-)、余光中(1928-)、王鼎鈞(1925-)、楊牧(1940-)、許達然(1940-)、張曉風(1941-)、簡媜(1961-)等人,都已有博碩士論文之專著對作家個人整體文學風格,進行深入而專門的探析工作;另外,更有許多期刊報章之論文,針對作家個人或單本著作甚而單篇作品,進行細緻精密的論述與整理,這些研究成果可說已積累相當有深度之成績表現。雖已有如此之研究成績,但立於文學表現人生反映現實之天性職能,我們應更進一步地探索文學世界裡的人生現實,並經此折射出屬於時代人群的大我之思,將整體研究視野朝向開放統合的方向發展。 若以此言之,就目前我們所觀察到的整體研究成果,顯然尚有極大的空間留待探索,因為不管是文學主題式的探討,或是文學場域外與社會文化議題的連結,這些重要的相關討論並不常見。其實,作家個論作品評析當為整體文學研究工作之基石,立此基石往上發展的則應是一個網絡經緯的連結工作,無論是作家與作家、作品與作品、作家作品與社會時代,都必須是學術研究領域所該關懷之重點方向。這些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散文文類上尚未成為主力發展,不若目前小說詩歌已在此方面所累積的研究成果。因此,筆者認為應積極拓展散文研究的寬廣度,將其藏而未顯的文學潛力發掘出示,以期成為整體文學研究對象的主力戰場。 學術界顯已開始朝這些重要的散文研究方向發展,其中新世代作家鍾怡雯(1969-)以其對散文創作的熱誠與散文研究的關注,在其近著《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2001),視野宏觀地選擇處理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結合了文學、社會與文化等批評方法,試圖釐清「中國」在散文書寫中的分量,並欲解讀中國圖象所以產生的緣由及意義。她雖自言這是身為馬來西亞華人,出於身分認同問題的思考,透過華文散文為媒介,以探求亞洲華人創作者如何面對「中國」,所完成之研究成果。但是這樣的研究方向對於散文研究而言無疑是一項進步,因為它嘗試處理中國認同之議題,以主題式的切入角度進行文本探析,已有突破過去研究範疇之限,提供一個未來散文研究的發展新方向。 由於此研究新方向的導引,亦出於身分認同的思索,在臺灣社會迅急巨變的發展過程中,以散文創作為觀察重點,看文學如何與之對話?在當前臺灣社會文化議題中,時隱時顯懸而未決,猶似口號標語般地被宣示操弄的一面本土認同大旗正奮力揮舞著,在這世紀交替之際,它仍是許多問題似是而非的答案,也往往是那最終判斷定奪的分界線。這種無限上綱威力無比的特殊文化體質,必然對當今社會現況甚而是未來歷史走向都有莫大的影響,面對如此的文化發展體制,不免令人深思且亟欲尋求出路。當然,這樣巨大複雜的文化議題,當非獨立單項的研究領域所能解釋與解決,希望能在文學創作場域,試圖作一溯源釐清的基本認識,以期正本清源回歸素樸的文學創作理念。 就如同我們所知的,從本土認同前溯至鄉土情懷再到反共抗戰,相應於戰後臺灣社會的歷史變動,臺灣文學的歷史發展也未嘗不是一個劇烈起伏的辯證過程。 觀察這樣的辯證發展,不禁讓人困惑於時代人心的趨向,在時代烽火戰亂流離下大陸遷臺人士之懷鄉情愁,在現代化浪潮的激流沖刷下所留存之鄉土關懷,以及在彰顯臺灣主體意識的覺醒風潮下之本土認同;的確是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學表現風格,但始終相同未變的是回歸之情,這是在鄉土失落改異的變動下所驅策出的追尋動力,追尋一個相異於當下現實景況,一個存在於過去已然消逝或希望於未來尚待成形的美好境地,此即本文所論述之原鄉意涵。 當下現實意義不存的烏托邦理想國度,在精神心靈境地中,將能幻化為故人舊事、家園故土、人情倫常、民族文化甚或大地之愛,都是用以呼應時代人群對當下境況不美好的想像追尋。這個現實意義不存的烏托邦,實出自回歸欲望之想像鄉愁下的原鄉境地,既言回歸便存在距離,無論有形無形的距離,都致使他鄉/原鄉成為同存之命題,身居他鄉以異鄉人身分追溯原鄉是其書寫的基本模式,因此,他鄉距離、異鄉身分都是原鄉書寫之所以能成形的客觀條件。若就他鄉/原鄉同存之點觀之,便能明白兩者間所建構出的對話空間,從現實他鄉中感受到原鄉的失落改異,也從原鄉追尋中凸顯出他鄉的現實景況,所以,隨著時代變動更迭的他鄉現實,將連帶地牽動原鄉的座落位標,因此「鄉」的內涵與意義便在這樣不斷失落與追尋的反覆辯證過程中,容許一再地被塑造與創新,也同時創闢了一個綿密不絕的對話空間。 基於以上的認識,本論文所進行的是一個觀念語詞的探索,「原鄉」之義究何所指?由於語彙本身的涵容性已廣,又將其置於文學創作中使用,無異是更增添其自由發揮的魔力,盡其可能地擴大其所指涉的意涵,如此便易產生極具可塑性的作品,充滿隱喻、想像甚而刻意含混模糊的作品,非常值得我們作為探析釐清的對象。再者,因為筆者相信文學作品的探析研究,不但是重顯其藝術創作所隱含的特殊意義,同時也是一種能發掘討論議題的場所,故經由這些意涵豐富的作品之解讀過程,將能引領我們認知一個超越文學以外的世界。因此,一個由文學建構出的原鄉圖象,隨著時間流逝空間轉移,在不同的人文歷史社會背景中,將漸次開展成一個具有象徵性意義的主題書寫,是可以透過文學的微觀分析進而展延為文化建構的宏觀探索,提供研究者共同討論的空間。 如同民國初年許多人已注意到的,文學在啟蒙運動中所能發揮的影響效用,故文化之新創開展嘗以文學創作做為最佳之推廣途徑。因為文學是個人或文化環境的想像產物,所以,它不但是一個時代社會最清楚的標誌表象,也同時具有擔負文化新創開展之責的建構想像。筆者將進行的是捕捉探析不同時代、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中所舒展出的原鄉圖象,除了經此討論原鄉書寫所指向的意義結構外,更進一步想探知的則是原鄉書寫所欲新創建構之文化意識的內涵。 針對上述所欲探求的主題內涵,本論文所處理的是戰後臺灣現代散文作品中的原鄉書寫,勾勒連結此半世紀的原鄉書寫,進而尋索其演繹轉化之脈絡。首先,以戰後為本論文作品論述的時間起點,主要是考量1949年國民黨退守臺灣,隨著許多大陸遷臺人士的加入,戰後的臺灣進入一個社會重構的階段,這對剛擺脫殖民身分的臺灣社會,又是一個必須調適的重大變動;而在整個社會重構的調適過程中,濃烈中國意識的添增,更顯耀眼奪目,反共復國懷鄉情愁成了時代大合唱,這與過去對中國僅是遙遠模糊的祖國情懷之認知,出現了相當程度的轉變,而臺灣社會也自此開始了中國/臺灣劇烈辯證的歷史發展,許多社會議題的討論都無法忽略此項因素的影響效用,當然,包括原鄉主題的認知。因此,自戰後迄今的半世紀裡,擇選文學創作風格的大段落:懷鄉、鄉土、本土認同, 進行原鄉書寫主題之觀察。 本論文在章節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一個綿密不絕的對話空間,主要提出之所以擇取原鄉主題為研究重點的探知因緣,在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等項均作詳實說明。 第二、三、四章則分別就懷鄉、鄉土、本土認同等三個階段進行瞭解,均先略述時代背景創作環境,再則針對不同範疇的代表性作家與作品, 進行細密的介紹與評析,以期建構所屬時代原鄉書寫之特色風貌。其中第二章:流離遊子的中國思懷,點明那是一個背負戰亂記憶離鄉傷痛的年代,在故園之思與亡國之痛互為表裡中,致使懷鄉主體與反共意識相互強化匯結,並在社團組織運作與文藝媒體傳播的情勢主導下,得能成為時代文學的創作主調;本章擇選琦君、余光中、王鼎鈞 三位散文大家為代表,他們在散文創作上的文壇地位已無需再多加說解,而三人的大陸來臺身分過往經歷均未在其寫作中缺席,他們選擇將濃重的鄉愁具象化,琦君筆下那個充滿中國舊社會風味的有情世界,余光中以地理與歷史縱橫交織出的文化中國華夏精神,王鼎鈞以故鄉圖案流亡記憶作為留存原鄉的最佳視鏡;這些不同面向的記憶與敘寫,所共同指向的是那塊出生成長的中國大地。 第三章:回歸鄉土的現實關懷,指出臺灣社會在國際外交困境下所激引出的民族意識與現實關懷,因時代變局讓臺灣社會的真實生活經驗獲得重視,這個發現臺灣的存在事實,開始震搖過去以中國大陸為正統的主流思想價值體系,使得臺灣社會能在中國意識的大原則下,出現一個較以往明顯的建構契機。而文壇則引爆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予以回應,提出回歸大原則,回歸民族、回歸現實,要求文學應具有反應社會現實的功能,如此的創作理念,讓臺灣社會真實生活的各個面向成為文學的載寫主體與探討對象。在這部分的代表作家,首以長期關愛臺灣農村執著於鄉土書寫的吳晟為先,他遠走都市文明回身擁抱鄉土倫常,以尊崇心靈素樸文字細細鏤刻土地上的生活勞動,衷情於臺灣農村圖象的建構和鄉民高貴生活美德的紀錄,為浮沈現代文明洶湧潮流下的人心,留存一個深刻典型的農村原鄉;再者,雖是同有鄉土之愛,但阿盛(1950-)卻是一個身居繁華都市胸懷鄉野熱情的采風說書人,他以自己充滿稻穗的成長過程和天成於土地的鄉村教養,吟哦說唱著鄉野舊事的過往今昔,為在臺灣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的年代變局裡,那些不得不遠離鄉野奔走生存於城市,卻又無法忘情土地的滄桑世代,留住一個撫慰人心的鄉土舊夢。最後,素有隱逸文學作家之稱的陳冠學,則是選擇更為決絕的生活方式,棄絕世塵薰染遁居鄉野田園,以一枝清透靈智之筆覆頌昔日老田園之美,從昔日田園追憶到理念伸張敷陳,其所重複強化的是對現實人世俗事之檢省,將那片理想的人間樂土完全經營於臺灣昔日田園的特有風情之中。三位作家雖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對現世人生思索的答案卻是相同一致,一分根基於臺灣農村真實生活所牽繫而成的鄉土情愫,一分來自於土地之愛的鄉土意識,都成為映照當時臺灣社會所面臨的傳統農村倫常與現代工商文明間變遷消長之思。 第四章:標舉本土的臺灣經驗,則是臺灣社會在政治力量的強勢觸發引動下,一股臺灣主體意識的覺醒風潮迅急蔓延燃燒,將前期籠罩於中國意識下的臺灣經驗由隱伏轉為浮現,文學創作者受此風潮之影響,標舉自主性與本土化作為積極回應,亟欲在文學場域彰顯臺灣文學的存在意義與價值。這樣的臺灣文學本土論是以臺灣意識為主張,具體內容則當以臺灣現實經驗作為物質基礎,用生長在這塊土地上人民的生活經驗來表述臺灣,具有強烈濃重的本土認同精神性格。在土地生活經驗的強調下,才能出現陳列持懷著寬厚博大的悲憫之情,注目人間眾生自然萬物,用心收納同屬這塊土地上的歡喜憂愁,深具當時所倡行之報導文學的創作精神。再者,若細心連結陳冠學、陳列之寫作素材的承續關係,將會明白為何能出現八0年代強調環境保育生態平衡的自然寫作之興起,其中執著於本土生態自然觀察的劉克襄(1957-),更是投注多年的辛勤努力,長期用旅次腳印踏實地關懷臺灣這塊土地。在這些本土認同所激盪出的多元聲音中,族群文化議題則是重新省思弱勢邊緣族群文化問題的契機,其中原住民文學創作尤為此類之代表,而當中以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1957-)那一篇篇充滿海洋氣味的作品,最為迷人且深刻。他回到蘭嶼,重返屬於自己族群文化的原點,在傳統生產技藝的勞動實作中,與部落耆老智慧的經驗傳承下,學習自信尊嚴地延續達悟民族的文化傳統,展現出探索母體文化的自我生命經驗。這些源自本土認同的原鄉書寫,雖在寫作內容上有著極大的分野,但相同的是都為真實的臺灣土地生活經驗,是關心土地關心人民的文學創作。 第五章:原鄉書寫之常與變,則是立基於前述作家與作品之觀察,尋索出戰後臺灣散文之原鄉書寫的演繹轉化脈絡,主要針對書寫之追尋動力來源、時代環境創作背景及其虛實交織之寫作風格,深入地比較分析其常變異同之處。關於原鄉主題之相關討論,則已有王德威之〈原鄉神話之追逐者〉(1993)、〈國族論述與鄉土修辭〉(1998)二篇,就小說作品分析研究提出較具規模的論述。 第六章結論:結/解,則以結/解的關係,一方面說明我們對原鄉書寫作品的閱讀態度,因為當展讀每一個深具時代意義的代表性原鄉書寫時,就猶似在解開一個個以文學原鄉世界與現實時空環境所打出的精緻繁複的繩結;另一方面則以此呈現原鄉書寫作品的整體發展脈絡,鬆脫特殊定點空間的執念,朝向無空間定點的開闊寬廣之思,如此已將過去深具意識情結的「結」解開,湧進更為鮮活靈動的時代對話。 最後,本論文所嘗試處理的是一個相當含混而頗具象徵意義的詞彙:原鄉,希冀透過其書寫之意義指向,藉以探知臺灣社會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明瞭過去,是為了更精確地辨識當下,以迎接未來。
Type(資料類型)余學研究-博士論文-邱珮萱
Source(來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3年-臺灣
Relation(關聯)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Creator(著作者)國立中山大學
Publisher(出版者)國立中山大學
Contributor(貢獻者)國立中山大學
Rights(管理權)國立中山大學
Format(資料格式)頁數:213頁
Language(語言)中文
CreationDate(創作日期)2014-07-31
EditionDate(編修日期)2015-03-09

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版權聲明     瀏覽人數 :  
copyright©Offic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NSYSU       建議使用Firefox、Microsoft IE6.0以上版本,解析度1024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