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教授追思紀念特輯 1928-2017

【2017余光中詩文多媒體創作競賽】

余學研究---論文
Dublin Core 欄位和內容
欄位名稱資料內容
Identifier(館藏號)nsysu_yu_lit_theys_000065
Title(題名)華語旅遊文學的閱讀教學設計研究──以余光中南台灣旅遊詩為討論範圍
Subject(主題和關鍵詞)類別:余學研究-已出版-論文 關鍵字:旅遊文學、華語文教學、閱讀教學、余光中、旅遊詩、traveling literature、TCSL、reading teaching、Yu Guang-Zhong、traveling poetry
Description(描述)本研究旨在探討余光中南台灣旅遊詩的教學設計,期能了解在台灣的學習華語者對旅遊詩的學習情形,以提供有意進行相關教學與研究者之參考。研究方法採取文獻分析法,首先分析余光中南台灣旅遊詩的篇章結構,有八首南台灣旅遊詩符合本研究的需求,這八首詩中分別有「遠近法」、「高低法」、「快慢法」、「今昔法」、「知覺轉換法」等五種篇章結構;其次以行動研究法實施教學,本文採用〈西子灣的黃昏〉、〈車過枋寮〉、〈爬山的次日──獻給大尖山〉等三個文本進行教學設計;最後以深度訪談法了解學習者對本實驗課程的心得與建議。 本文的研究結論有二:(一)台灣旅遊詩的教學設計,應從趣味性與實用性進行選擇。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概念構圖能統整整首詩之概念,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習者來說也是有趣味性與創造性的學習策略。(二)在文化學習方面,學習者可以藉由閱讀旅遊詩,更深入了解台灣的景點、作者感情的抒發與台灣的在地文化。 研究建議:進行台灣旅遊詩的教學設計時,學習者需要認識現代詩裡的修辭手法,因此可把這部份納入課程中;另外,同儕的討論、現代詩的朗讀、生詞句子的練習、概念構圖與讀後心得撰寫皆可以增加學習者對於現代詩的理解。未來可以把旅遊與電腦科技結合,更進一步加入旅遊詩寫作的部份,讓學生除了可以理解旅遊詩內容外,也可以自行創作。
Type(資料類型)余學研究-碩士論文-柯貞如
Source(來源)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2014年-臺灣
Relation(關聯)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Creator(著作者)國立中山大學
Publisher(出版者)國立中山大學
Contributor(貢獻者)國立中山大學
Rights(管理權)國立中山大學
Format(資料格式)頁數:145頁
Language(語言)中文
CreationDate(創作日期)2014-07-31
EditionDate(編修日期)2015-03-05

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版權聲明     瀏覽人數 :  
copyright©Offic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NSYSU       建議使用Firefox、Microsoft IE6.0以上版本,解析度1024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