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教授追思紀念特輯 1928-2017

【2017余光中詩文多媒體創作競賽】

余學研究---論文
Dublin Core 欄位和內容
欄位名稱資料內容
Identifier(館藏號)nsysu_yu_lit_theys_000081
Title(題名)作家與職業譯者的翻譯
Subject(主題和關鍵詞)類別:余學研究-已出版-論文 關鍵字:譯者風格、語料庫、作家譯者、職業譯者、《老人與海》、translator’s style、corpus、writer translator、professional translator、TheOld Man and the Sea
Description(描述)譯者風格主要是探究如何描寫文學翻譯者或譯者群體所獨有的翻譯語言特征。蒙娜·貝克將其理解為一種“指紋”,即一位譯者的所有譯文都表現出來的一些規律性語言模式,包括翻譯材料的選擇和翻譯策略的使用,如前言、后敘、腳注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提高,語料庫和語料庫語言學得到快速發展,一些翻譯理論家開始把語料庫方法運用到翻譯研究中,用于描述翻譯的屬性和特征。在語料庫的幫助下,研究者可以對譯者風格做定量研究,對譯者的語言做統計分析(比如詞長、詞的變化、詞頻、句長和標點符號等),從而理性客觀地反映譯者風格,這從根本上突破了傳統翻譯研究基于直覺及個人判斷的定性研究方法,大大提高了研究的廣度、深度和可信度。定量與定性分析方法相結合使譯者風格研究跨入新階段。本研究試圖借助語料庫方法,將《老人與海》的四個譯本分為兩類譯者群體,即作家群,以余光中及張愛玲譯本為典型譯本;職業譯者群,以黃源深及李文俊的譯本為典型譯本。對這兩類譯者群的澤者風格做描述性分析,結合定量與定性分析方法,探討作為作家的譯者和作為職業譯者的譯者在翻譯時究竟是否具有不同的傾向及其具體的表現。經分析研究,結果如下:首先在詞匯層面:(1)就所使用詞匯變化性而言,作家譯者群與職業澤者并不具有顯著的差異性;(2)在處理原文中西班牙語詞匯時,作家譯者群傾向于通過直譯、意譯或音譯翻譯成漢語,而職業譯者群傾向于照搬原文、照搬原文后加注或譯成漢語后加注;(3)對原文中的第三人稱變異(女性),作家譯者群傾向保持原有變異模式及情感色彩并相應譯成“她”或“她的”,而職業譯者群多選擇忽略原文形式,譯為沒有情感色彩的人稱代詞“它”或“它的”;(4)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在語氣表達的外顯形式上不對應,有時英語中內隱的語氣在翻譯成漢語需要通過增加語氣詞補償出原文的種種語氣、情態以達到動態的平衡,與作家譯者群相比,職業譯者群較多運用語氣詞“呢”、“么”、“啊”、“呀”、“吧”、“嘛”以補償出原文的語氣及情感傾向。這一點尤其體現在處理老人對馬林魚自言自語的稱呼上:職業譯者傾向于在末尾處增加語氣詞,譯為“魚呀”或“魚啊”,以突顯情感色彩,作家譯者群則傾向于直譯為“魚”或“大魚”。其次在句法層面上,在對平均句長及復合句、定語從句與祈禱文(一種特殊構成的功能性句子)的翻譯進行比較分析后發現,職業譯者群傾向于口語化、較精煉、更流暢的語言風格,詞匯簡單,表達形象,用語地道樸實;而作家譯者群則用語言較為正式,表達呈書面化,文風稍顯華麗。本文運用語料庫研究方法,將兩位作家譯者和兩位職業譯者的譯文組合比較,在定量與定性分析后,發現了作為作家的譯者和作為職業譯者的譯者在翻譯時所表現出的不同傾向,這給文學翻譯的譯者風格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方向,具有方法論上的借鑒意義;同時本研究也豐富了描述性翻譯理論的研究(DTS)和譯者風格研究,對譯者的翻譯實踐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性意義。
Type(資料類型)余學研究-碩士論文-楊金月
Source(來源)安徽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14-大陸
Relation(關聯)資料來源: 《安徽大學圖書館》
Creator(著作者)國立中山大學
Publisher(出版者)國立中山大學
Contributor(貢獻者)國立中山大學
Rights(管理權)國立中山大學
Format(資料格式)頁數:
Language(語言)中文
CreationDate(創作日期)2014-07-31
EditionDate(編修日期)2015-05-22

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版權聲明     瀏覽人數 :  
copyright©Offic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NSYSU       建議使用Firefox、Microsoft IE6.0以上版本,解析度1024x768以上